大哥拿50兩銀錠來鑒寶,之前熔了一個,專家:你站穩了,我估價!
鑒寶節目在前幾年十分風靡,偶爾會有尋常人家一些看似很不起眼的文物在尋寶節目上會得到一個不菲的估價,一般以瓷器或者由金子青銅鑄造的物件為多,很少有人拿著銀子來上節目,一來是由于銀子當今的價值并沒有多高,再一是因為相對其他珍稀材料鑄成的歷史文物,銀子這種材質實在不算多見。可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這種不常見的情況之一。以前看電視,其中有位大哥上鑒寶這一節目,他帶來的就是50兩銀錠鑒寶。 大唐評級
所以今天小編則要講述的是,一位大哥帶簡報的寶物是兩塊銀子,一個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另一個卻是很明顯能看出來被改造過,已經是現代飾品的外形。兩塊銀錠加起來一共50兩重,古代16兩為一斤,放在當今社會,這兩塊銀錠也就是三斤多一點,我們按克數給這兩塊銀子估價,說破天也就僅僅只有幾萬塊錢。但這兩塊當中畢竟有一是古代留下今天已經為數不多的完整銀錠,因此它的價值是絕對不該按照重量來估測的。它的歷史意義要比銀子重量本身高出許多。
銀子雖說價值比著黃金相差好多,但對于某件物品的文物價值,絕對不是材質本身可以以偏概全的。今天來參加節目的這位大哥,他帶來的兩塊銀子其中那塊飾品原本也是一塊完整的銀錠,和另一塊一模一樣,不過大哥幾年前把其中一塊熔造成了飾品,這就是原本銀錠的價值大打折扣,在場的專家直接說了,這雖說是兩塊重量相等的銀塊,但是由于已經被熔煉,它的價值遠不如另一塊了,這塊被鑄造的首飾和市面上的普通銀飾價格應該沒什么大的出入。
我們仔細來這另一塊完整的銀錠,可以從中發現,這銀子表面光澤并不十分透亮,相反卻色澤昏沉,而且銀子手感質地不算細膩粗糙,甚至不太平整光滑,摸起來會有粗糙的感覺,再加上銀塊本身又說不上多么對稱。專家這么一說,在場的觀眾和大哥都到吸了一口氣,然而專家突然話鋒一轉,大家才終于明白,原來囿于當時年代工藝水平與現在比確實有限,使當時的成品看起來不那么精致,不得不說,古代鑄造銀子的模具較今天來說還是比較粗糙的。
所以在鑄造的過程產生一些氣泡或者其他什么瑕疵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多銀錠并不是我們如今看起來那么平滑光整的樣子,也不是沒有道理,也恰恰是這些現在我們看來的缺點,正好作為當年真跡的特點,來證實了這塊完整但并不完美的銀錠確實是一件真正的歷史文物。在場的多位專家們經過一些專業的鑒定和材質估測,最后確定幾天的這塊銀子這是我國歷史上清朝光緒年間遺留下來的銀塊,加上從各個專業方面來統一來看,這塊銀子符合當時年間的要求和標準,再加上銀子側面還留有一些殘存的痕跡。
專家估測應該是制作這塊銀錠上應有名字。隨后說道,你知道你融掉了一筆相當豐厚的財富,于是說道,你站穩了,我估要估價了。于是這塊銀錠,被專家估價在五十萬元左右。持寶人一聽,可謂又驚又喜,驚訝這塊銀子的價值的同時,為自己當時不慎將另一塊一模一樣的銀錠熔為首飾而遺憾,他十分后悔當時為什么要拿其中那塊熔了,以至于它的價值遠遠不如今天這塊原來的十分之一不過好在當時考慮了一下,想著打算留下其中一個選擇不熔化,如今想來也確是萬幸了。大唐評級